热门搜索:
产品描述
一、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1.1 污水性质与特点
海产品冷链加工是将深海鱼类解冻之后再进行去头、去尾、去内脏、去骨处理,清洗干净或切片速冻或腌制为成品。加工过程所产生的污水含有脂肪、水溶性蛋白、无机盐、细小鱼皮及大量微细鱼糜等物质,其污水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及总磷(TP)严重标,但可生化性好,是典型的高碳氮比(C/N)比污水;悬浮物(SS)少但水温低,加工车间排水出水水温一般稳定在8~10℃,是典型的低温低浊生产污水;污水中含盐量高,远高于微生物得以生存繁殖“水中含盐量不得过0.3%”的耐盐环境指标。
1.2 处理工艺设计
在污水处理站设计之初,对大连、秦皇岛、烟台及荣成等地海产品加工企业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调研,主要采用“物化法+生化法”组合污水处理工艺,生化法尤以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oxic/Oxic,A/O)或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aerobic-Anoxic-Oxic,A2-O)污水处理工艺居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即A-O法或A2-O法生物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均比较低。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造成其活性污泥浓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污水水温低,活性污泥增殖缓慢;二是A-O法或A2-O法工艺的水流状态均为“空间推流式”,使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在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短。
因此,根据海产品加工生产污水的性质和特点,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针对性改进,采用了“时间推流式”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CycleExtended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ICER)工艺,间歇式排水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活性污泥的流失,延长了活性污泥在反应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1.2.1 物化法处理工艺
污水经粗格栅去除鱼皮、鱼骨等大杂质,转鼓细格栅鱼鳞、鱼糜等细小杂质后,进入调节隔油池,经调节水量、均和水质、去除漂浮油脂后,由污水泵提升至溶气气浮设备;污水与碱式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充分混合并形成絮凝体矾花后,实现了乳化油脂的分离。
针对石化废水污染严重、可生化性差的问题,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进行处理。钟华文等研究表明,石化废水经水解酸化处理后,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5%和67.3%,废水的B/C由进水的27.9%提高到34.4%。不仅石化废水的污染程度得到了一定的降低,而且可生化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后续生化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水解酸化工艺作为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可靠的保,其性和经济性也得到了全国各地污水处理厂的青睐。尝试与其他工艺的结合,水解酸化反应器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应解决完善污泥沉积及配水孔堵塞问题,以提高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为目标,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做出贡献。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物流由传统仓储、方式趋于多样化、外延化发展,如某国际物流中心开拓、尝试“境外深海捕捞+海产品冷链精加工+出口欧盟”的新型物流模式。在海产品冷链精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污水有别于传统铁路行业污水,污水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该项目海产品加工生产污水处理站“设计—施工—系统联调联试”全过程系列工作,对其污水特点及性质进行了探讨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以“气浮+ICER生化”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以确保尾水达到环评批复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二级标准要求。
手机网站
微信号码
地址:山东省 潍坊 潍城区 北关街道 芙蓉小区48-2-503
联系人:李娟女士(总经理)
微信帐号:15762525161